本文字数:约 4500 字,预计阅读时间:15 分钟
连续发布两款万亿参数模型,蚂蚁 AI 来势汹汹
在过去半个月,大模型行业迎来了一波产品发布的高潮,其中,蚂蚁集团的“百灵”团队在10月9日宣布推出了一款拥有1万亿参数的语言大模型Ling-1T,而仅仅十天前,他们刚刚开源了另一款万亿参数模型Ring-1T-preview。这一连串的发布不仅展示了蚂蚁在大模型领域的实力,也让业界对其开源策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蚂蚁集团的大模型研发始于去年,形成了三条主要的技术探索路线:一是基于MoE架构的非思考模型Ling-Series,二是思考模型Ring-Series,三是原生全模态大模型Ming-Series。Ling-1T和Ring-1T-preview分别是这两条主要路线上的成果,它们的参数量均达到了1万亿,几乎等同于人类大脑神经元的数量。
这次发布的Ling-1T在编程与数学推理等多个维度上的表现非常亮眼,甚至在一些基准测试中超过了DeepSeek等知名模型。Ling-1T不仅具备深度思考能力和泛化能力,还在推理和逻辑方面表现出色,适用于代码生成、软件开发、数学竞赛等场景。
在训练过程中,Ling-1T充分利用了蚂蚁团队储备的高质量文本语料库,并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技术,如LPO策略优化算法和“语法-功能-美学”混合奖励机制,使得模型不仅能够准确回答问题,还能具有良好的审美。
蚂蚁集团选择将这些模型开源,意在构建一个开放的AGI生态,推动技术共建,加快智能涌现。通过开源,开发者可以快速构建复杂的应用程序,而不必关心底层模型的训练过程。
蚂蚁集团的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展示了其在大模型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体现了其对技术开放和生态构建的重视。这标志着大模型开源时代的到来,为AI行业的技术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OpenAI 卖货做视频,Anthropic 专心写代码,谁能赢?
在2025年的AI战场上,OpenAI与Anthropic两大巨头在产品路线和战略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化。OpenAI追求广度,将ChatGPT打造成超级应用,从购物到视频,从娱乐到办公,力求渗透用户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最近发布的Sora 2更是刷屏业界。
而Anthropic则执着于深度,专注于编程模型,推出了Claude Sonnet 4.5,目标是成为最强编程助手。两家公司在产品发布节奏和商业逻辑上都表现出不同的策略:OpenAI希望通过庞大的流量和新应用模式抢占消费市场,而Anthropic则希望通过稳健的技术纵深赢得企业客户。
在市场表现上,OpenAI凭借ChatGPT的7亿周活跃用户基数,以及其在电商购物和AI视频应用领域的创新,展现了强大的市场潜力。然而,OpenAI也面临着履约、欺诈、退货等传统问题,以及在编程等领域的深度竞争。
相比之下,Anthropic在企业需求方面表现出色,其Claude模型在编程任务中的使用占比高达36%,并在短短三个月内实现了10倍以上的使用量增长。然而,技术领先并非永远,OpenAI等竞争对手也在持续强化代码与agent能力,这意味着Anthropic需要不断保持技术优势。
尽管马斯克等科技界人士对Anthropic的前景表示怀疑,但Anthropic凭借其在企业级市场的深耕,依然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未来,谁能在AI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还需要看各自能否持续创新并适应市场变化。
When dirt meets data: ScottsMiracle-Gro saved $150M using AI
ScottsMiracle-Gro,一家拥有超过150年历史的园艺公司,通过采用AI技术,实现了超过1.5亿美元的供应链成本节约,并提升了客户服务水平。这一转型的背后,是公司从传统测量方法转向无人机和计算机视觉系统,以实时计算植物体积。
ScottsMiracle-Gro的转型始于2023年,当时的CEO Jim Hagedorn邀请了半导体行业资深人士Nate Baxter加入公司。Baxter利用在半导体制造中的经验,对公司的IT、供应链和品牌团队进行了重组,建立了三大业务单元,并设立了数据智能、洞察和创意功能中心,以支持新结构。
公司采用Databricks作为统一的数据平台,通过系统化的知识管理,将内部知识库进行了分类和清理,提高了知识库的可用性。此外,ScottsMiracle-Gro还通过AI技术在各个业务领域实现了突破,例如通过无人机测量库存,利用需求预测模型分析天气模式、消费者情绪和宏观经济指标等。
ScottsMiracle-Gro的成功转型证明了AI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应用潜力,其核心在于将通用AI与独特的、结构化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从而实现竞争优势。尽管在某些试点项目中遭遇了挑战,但ScottsMiracle-Gro凭借其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数据,成功地将AI技术融入到公司的运营中,展现了传统行业在AI时代的转型之道。
告别AI“乱画图表”!港中文团队发布首个结构化图像生成编辑系统
涵盖高质量数据集构建、轻量模型优化、专用评估基准三大模块
还能直播互动?日本厂商将AI陪伴卷出新高度
当AI陪伴产品也开始走“养成系”。
AI出海东南亚,EDTech落先手
中国与东南亚在AI发展阶段上的差异构成了技术出海的基础,也在大模型技术成熟后形成了输出加速度。
英国前首相“跳槽”美国硅谷,欧洲AI可能真没救了
与其他印度裔一样,苏纳克最终还是选择了硅谷
AI女演员勇闯好莱坞,却遭全行业怒怼!他们在害怕什么?(深度观察)
AI终于踩到了好莱坞最敏感的神经
In a First, MIT Rejects Trump’s Proposal Linking Federal Funding to Campus Reforms
AI女演员勇闯好莱坞,却遭全行业怒怼!他们在害怕什么?(深度观察)
In a First, MIT Rejects Trump’s Proposal Linking Federal Funding to Campus Reforms
总结
今日AI领域的主要动向显示了行业内的多样化发展路径和竞争态势。蚂蚁集团通过连续发布万亿参数模型展示了其在大模型领域的技术实力,并通过开源策略推动技术共建。OpenAI和Anthropic分别在消费市场和企业级市场探索不同的产品策略,体现了AI公司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同选择。ScottsMiracle-Gro的成功案例则证明了AI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应用潜力,通过结合专业知识和AI技术实现竞争优势。整体来看,AI技术的应用正日益广泛,而技术开放和数据驱动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趋势。
作者:Qwen/Qwen2.5-32B-Instruct
文章来源:量子位, VentureBeat, 极客公园, 雷锋网, 钛媒体
编辑:小康